【Nature子刊】卵巢癌药物敏感性提升:中南大学彭淑平团队发现关键分子机制
耐药和复发仍是卵巢癌(OC)临床治疗的瓶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研究卵巢癌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耐药靶点,开发新的有效治疗策略,是卵巢癌走向精准治疗的迫切挑战。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lncRNA LOC730101在减弱OC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耐药和复发仍是卵巢癌(OC)临床治疗的瓶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研究卵巢癌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耐药靶点,开发新的有效治疗策略,是卵巢癌走向精准治疗的迫切挑战。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lncRNA LOC730101在减弱OC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月18日,全球设计产能最大的TIL细胞产业化基地落户上海,将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惠民的TIL细胞新药。而据报道,TIL细胞产品GC101预计将于2026年上市;全球首创的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TIL GC203预计将于2027年上市。
用药时程:每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最多6个治疗周期。每周给药的窗口期为计划给药日±1天)
2024卵巢癌筛查监测技术,前沿探索成果显著在2024年,卵巢癌的筛查与监测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突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不断探索新型、高效的筛查手段,旨在更早地发现卵巢癌的迹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年度,一系列前沿技术崭露头角,高灵敏度的生物标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C) 是卵巢癌中最常见的亚型,治疗通常以铂类化疗为主。尽管化疗在治疗初期能够有效地缩小肿瘤,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展出耐药性,导致肿瘤复发并影响预后【1】。肿瘤微环境 (TME) 在癌症的进展和治疗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免
4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完成了2个疗程NK010注射液治疗和评估。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1例中剂量患者在两个疗程后评估疾病稳定,低剂量组患者后续使用同一剂量继续治疗,并在接受治疗第3个疗程后达到部分缓解(PR),持续接受治疗,最佳疗效达到病灶缩小60%。
2024卵巢癌ADC药物年终盘点,精准治疗点亮希望。近年来,卵巢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领域不断迎来新的突破。特别是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研发与应用上,2024年成为了卵巢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款ADC药物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有效的
4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完成了2个疗程NK010注射液治疗和评估。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1例中剂量患者在两个疗程后评估疾病稳定,低剂量组患者后续使用同一剂量继续治疗,并在接受治疗第3个疗程后达到部分缓解(PR),持续接受治疗,最佳疗效达到病灶缩小60%。
重要性:卵巢癌每年导致约 14,000 人死亡,是美国女性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妇科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超过 95% 的卵巢癌死亡发生在 45 岁及以上的女性中。
免疫治疗作为卵巢癌治疗领域的革新力量,近年来备受瞩目。步入2024年,卵巢癌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新药研发、联合治疗方案以及个性化治疗策略等方面的众多研究成果,不仅为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巨大临床应用潜力。本文精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HGSOC) 是最常见的卵巢癌类型,预后不佳。有人提出输卵管癌可能是 HGSOC 的前体,但这一假设的进化证据有限。在这里,我们对 9 名患者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输卵管病变(p53 特征、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 (STIC) 和输卵管癌)、卵
梁东妮,一位38岁的钢琴老师,正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8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卵巢颗粒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经过多年的抗争,梁东妮曾以为自己战胜了病魔,却没想到癌症再次卷土重来,这已是第三次复发。
背景: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gynx (MIRV) 是一种针对叶酸受体 α (FRα) 的同类首创抗体-药物偶联物,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铂耐药性卵巢癌。
前两天奇点糕才提到,对免疫治疗维持“绝对防御”的卵巢癌,可以通过分泌白介素-4(IL-4)调控巨噬细胞,构建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如果要给这种行为定性一下,大概可以算是卵巢癌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内因”。既然有内因,相对就一定会有不利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外因”,内外
12月9日,默沙东宣布III期KEYLYNK-001研究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但未达到总生存期(OS)的次要终点。该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联合化疗(紫杉醇和卡铂),随后使用帕博利珠单抗与奥拉帕利(Lynparza)进行维持
肿瘤的远端转移指癌症从原发肿瘤扩散至远处器官或远处淋巴结等。不同类型的原发瘤在转移路径、目标器官、生长时程和药物反应上存在差异,这使得系统性寻找肿瘤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有效药物靶点面临巨大挑战。
研究显示:术前肿瘤负荷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达到R0切除和R1切除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50.1个月和39.4个月,术前肿瘤负荷中等/低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达到R0切除和R1切除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82.8个月和52.5个月[1]。因此在手术时,医生都会想尽办法给患
近日,君赛生物TIL疗法GC203实现卵巢癌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整体缩小约40%。该患者(H女士)于2023年因腹股沟和腰部疼痛入院检查发现腹膜后、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确诊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于是H女士接受化疗、手术、免疫治疗等,但效果不甚理想,
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一旦发现大多已是晚期,70%的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三年后会复发。如何打破卵巢癌诊疗的这一“魔咒”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38岁的丁丁老师,她姓梁,丁丁老师是她的账号名称,广东人,最近卵巢癌第三期复发,长年拖着长满积液的大肚子,积液重达100斤,体重只有60斤,还有一个在读小学的年幼的儿子,丁丁老师以前应该是教钢琴的,她弹得一手好钢琴。